《解放日报》2017年02月21日许沁记者在上海教材编排优先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让古诗文歌谣童谣浸润孩童心——课本中,培养中小学生诗词“童子功”一篇报道中写道,早在2014年,九亭第四小学组织老师精心编撰了全市首本《二十四节气诵读》的校本教材。新学期开学第一课,老师给学生讲述了“立春”的节气。“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。过了立春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立春有‘打春’、‘春游’、‘咬春’等习俗……”节气教材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的起源、含义等介绍和二十四节气的歌谣。从立春开始,为每个节气配上一幅插图、一首民谚、一首歌谣和一首古诗。除了纸质教材,节气教材还为每个节气录制了配乐广播,随节气更替播出。 在校长张园勤看来,这样形式的教材力求通俗易懂,讲课深入浅出,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。每两周一个新的节气,孩子们通过听广播、诵读古诗词,对大自然的语言有了更细腻的感受。

|